这些年来,深圳从禁摩中确实尝到了不少甜头,至少,现在深圳的街头行走,不用再担心飞车抢劫;至少,不用再担心因为摩的乱闯而给市民的出行带来诸多不可控的因素……但是,“摩的”依然存在,特别是在原关外地区。当然,我们不是埋怨执法部门办事不给力,他们也天天派人上街巡逻,该查的还是查了,该扣的还是扣了。
那为什么“摩的”还是无处不在?笔者认为有如下主要原因:
其一,“摩的”的确方便。在深圳某些地方,特别是原关外,还是有很多地方公交难以抵达,或者说是公交车比较少,在这种情况之下,“摩的”和电单车就成为不少居民出行的便利交通工具。特别在一些城中村的大街小巷,电单车甚至比起私家车更加方便快捷。
其二,利润可观。笔者在关外一些比较偏远的地方走访发现,不少“摩的”或电单车的最低消费是5元,一名摩的司机一天收入可以有200元左右,也就是说,在“摩的”买下来一个星期如果不被抓,接下来即使被抓,也不会亏本了。
其三,难以监管。在这里,我想说的是,无论是滴滴打车还是红绿的,只要在街上跑的,都怕随便停车被开罚单,而“摩的”和电单车就没有这方面的顾虑,它可以逆行,可以被拍,可以……换个角度说,由于难以监管,给这些摩的和电单车提供了更多的生存空间。
其四,随着特区增容,关外地区租金便宜,导致不少外来务工人员到这些地方租房子居住,此举也导致了原关外地区人口突然增多,出行需求量大,但因为交通规划难以同步发展,不少道路依然路窄坡陡,公交车难以进入,道路微循环系统不畅,这些同样导致了市民对“摩的”和电单车有强劲的需求。
问题怎么解决?最近,龙岗区南湾街道出了新招,该街道正向市交委呼吁,希望能在布沙路至丹竹头地铁站之间开通一条“招手即停”的便民小巴,以解决片区居民的出行难题。目前,这个建议已得到了市交委的支持,而且已有了初步的调研成果。
可以预见,如果这个计划落地,将对禁摩限电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关于禁摩的问题,也有一些做法和建议,比如加油站不要随意给摩托车加油,这个监管起来是有一定难度的,特别是一些私营油站,送上门的钱难道不赚?比如有人建议在深圳禁售摩托车或者电单车,这个也难,人家可以跑去隔壁城市买;当然还需要加强宣传力度,提高营运者的守法意识,只是这个貌似已经做过,效果一直不明显。
仔细想想,最好的方法还是开通更多的公交地铁,再把每条路都修好,完善交通接驳系统,可能效果会更明显。如果出门招手即有,何患“摩的”不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