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雷戴维森(Harley-Davidson)在上世纪90年代曾经实现了品牌的成功转型,在21世纪,它也是品牌价值的经典代表。你一定经常听说,哈雷拥有一批死忠的顾客,他们甚至将其品牌标志纹在自己的胸口——能“获此殊荣”的企业,也就只此一家了。
哈雷在上个十年中进行了生机勃勃的扩张,不过如今它却陷入了苦日子。现在,哈雷正在与一个敌人进行着斗争,这个敌人是如此的强大,以至于无论采用削减成本战术,还是依靠顾客的品牌忠诚度,都不足以将它击倒——这个敌人就是人口统计数据。哈雷的现有顾客群正渐渐变老,但在他们身后却没有足够的年轻顾客补充进来。
哈雷的核心顾客群是美国中年白人男性,这一顾客群体的规模将在下一个十年内渐渐缩小。有人在博客上写道:“六七十岁的用户由于受关节炎的折磨,要将一条腿跨过摩托车座椅可不太容易。而且由于骑摩托车时双手暴露在冷空气中,再加上发动机的振动,会令手指关节痛得厉害。”此外,哈雷的女性顾客仅占顾客总数的11%,而它在黑人和西班牙裔人群中的普及率也十分有限。
哈雷需要重新调整它的战略了。哈雷公司以将该公司的工厂搬出威斯康星州为要挟,迫使工会接受工资和福利上的让步。新的合同将允许该公司裁掉325名员工,并且将另外150到250名员工转化成短期工或“临时工”,也就是说他们的福利将变得更少,而且只有在公司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才能上班。
哈雷公司此次裁员和减薪行为,正是为了应对市场的急剧缩水。哈雷2008年生产了30.3万台摩托车,几乎是2000年15.9万台的两倍。不过今年它的摩托车产量估计将在20.1万台到21万台之间。自从新任首席执行官凯斯•万德尔在2009年5月走马上任以来,哈雷公司巩固了自身业务运作,不再生产Buell摩托车,并将旗下意大利摩托车品牌MV Agusta卖回给它的创始人。
哈雷可谓对付颠簸道路的专家。1903年,威廉•哈利和戴维森三兄弟在密尔沃基制造出了第一台哈雷摩托车——直到今天,密尔沃基仍然是哈雷的总部所在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步兵采用了2万台哈雷摩托车,这一品牌随之流行起来。随着印第安公司(Indian)在1953年倒闭,哈雷成了美国唯一一家摩托车制造商。马龙•白兰度1954年的电影《狂野的人》(The Wild One)巩固了哈雷的形象,使人们一提到这个品牌的摩托车,便会联想到粗壮的叛逆者形象。哈雷先是热情地接受了这种形象,不过后来又摒弃了它。
到了1969年,哈雷已经占据了美国大型摩托车市场80%的份额。不过10年后,由本田(Honda)领衔的日本厂商大举攻入美国市场,将哈雷的市场份额挤压得只剩下20%。哈雷认为这是一种不公平竞争,因此进行了回击。1982年,哈雷赢得了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的反倾销裁定,里根总统向日本的超重量级摩托车征收了45%的额外关税。
利用这个机会,哈雷也对自身进行了重组。它开始更加关注摩托车的外观和品质,并且增强了营销力度。在1988年到1995年间,它的年发货量翻了一番,生产能力甚至跟不上需求增加的速度。哈雷的摩托车受到了人们的狂热追捧。由于订购行情火爆,经销们在标价上增加了额外的费用,还为潜在客户编辑了等候名单。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某些型号的订单甚至排到了两年后。
哈雷在最需要扩张的时候抵御住了扩张的诱惑,而在鼎盛期过后,它却开始增加生产能力,并且雄心勃勃地做出预测——到2007年,年销量将达到40万台。不过由于哈雷摩托不再是稀罕物件,因此它也渐渐开始失去威望。2006年,其销量达到了顶峰(34.9万台)。没有人是出于运输目的购买哈雷摩托车,况且一辆装备齐全的哈雷摩托车售价高达2万美元,这样的奢侈采购完全可以推迟进行,尤其是在经济萧条的时候。
当摩托车不再供不应求、需求骤降时,哈雷知名的品牌实力也没有起到缓冲作用。在这个十年的末尾,经济衰退再加上渐渐老化的顾客群已经严重削弱——甚至可能是永久削弱了哈雷的销量。
有些企业在一段时间内成为了时代的宠儿,又据此对未来做出了过于乐观的预期,哈雷的经验教训正好为这些企业上了一课。当哈雷摩托车不再是“酷”的代名词时,即便是它那知名的品牌实力也无法阻止它的衰退。光靠纹身是无法卖出摩托车的。
罗伯特•贝尔德公司(Robert W. Baird)的分析师克雷格•肯尼森指出,在以前的经济衰退中,其他非必需耐用消费品的销量大幅下滑,而哈雷却生存了下来,这是因为当时哈雷的供给处于紧缺状态。随着它为了满足需求而加大产能,哈雷也变成了一家普通的生产厂商,因此容易受到经济周期性的冲击。2009年第四季度,哈雷遭受了16年来首次季度性的亏损。
哈雷作为时尚物品的日子可能已经结束了。名人骑着Fat boy和Ultra Limited出门已不再是什么新闻了,或许只有某个州长或者总统竞选人才是个例外。而哈雷在将来需要面对的挑战,就是适应这种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