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摩托之城”
南国早报记者 程浩楠 段钦中 魏碧峰 邹财麟
回溯这段不长的历史不难发现,南宁人对摩托车有着特殊的感情,气候环境、城市规模、便利程度等因素,反映出这种交通工具特别“接地气”的一面
1
一张留存的票据:
1996年花两万元买辆摩托车
上世纪90年代,汽车尚未像现在这样普及,市民能买一辆摩托车,在当时是很“拉风”的事。“骑着摩托车,载着对象到南湖谈恋爱,成功率高”,这句看似笑谈的话,反映出摩托车曾经在南宁市民心目中的地位。
不少市民花上万元甚至将近两万元买一辆摩托车。“前一段时间,我翻查一些旧物品,还发现当年购买摩托车的票据。”家住南宁市秀灵路的覃先生说,当年,购买这辆摩托车可是花了一笔不小的费用。
记者看到,在“国营广西壮族自治区机电设备南宁公司发票”上,南方雅马哈摩托车的价格是19800元,购车时间为1996年11月7日。“当年,两万元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覃先生说,舍得花那么多钱买一辆摩托车,可以看出摩托车在当时是多么的珍贵,能够拥有一辆摩托车可以说是当年很多人的梦想。除了发票之外,覃先生还保留有1996年的车辆购置附加费缴费凭证、机动车行驶证等。
据介绍,这辆价值不菲的摩托车在之后的数年里,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功能,同时,也转卖了多手,直到报废。“那么贵的摩托车,性能确实不错,开起来也很爽。”覃先生说,多年前,很多南宁人都有摩托车情结,因为这个城市也很适合骑摩托车,“在南宁,天气热的天数较多,骑上摩托车跑起来就比较凉爽。到了冬天,北方天气冷不适合骑摩托车,但在南宁,冬天戴上手套骑摩托车依然没问题”。
2
一份再续的缘分:
开了十年汽车后又买摩托车
骑了那么多年摩托车,一些市民对它情有独钟,即便在禁摩之后,他们还想拥有属于自己的摩托车,市民陆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10年前,陆先生就购买了小轿车,然后就没有再骑摩托车。但是,前几年,他发现开小轿车并不是很方便,所以就一直在想要不要买一辆摩托车。“我喜欢户外活动,经常会到一些山地上去,小轿车在这些崎岖不平的道路上行驶,很费劲。”但考虑到南宁已经禁摩,就没有“付诸行动”。
到了2012年,陆先生到青秀区的城乡结合部居住,家在南宁快速环道之外,于是,他就下定决心,花了1万多元买了一辆外观、性能都很不错的摩托。“摩托车我都是在快环之外骑。”一说起摩托车的方便之处,陆先生就很兴奋,“因为禁摩,现在很多人买电动车,这也是客观情况。但电动车受电池续航能力限制,这一点没有办法与摩托车比。骑上摩托车到一些山野之地去兜风,真的很爽。”
陆先生主要从个人兴趣爱好方面购买摩托车,但还有不少市民为了工作需要而购买、使用摩托车。黄先生需要经常跑业务,既在快环之内跑,也到快环之外跑,因此,他也买了一辆邕宁牌照的摩托车。“我知道在快环之内不能开摩托车,但有时候赶时间,迫不得已还是要骑进快环,被抓到了就接收处罚。”1月7日,黄先生告诉记者,在禁摩大限之后,他就不会再在快环之内骑摩托车,“否则会很麻烦,还是去买辆电动车骑比较保险”。
3
一种生活的方式:
骑着摩托去远方
摩托车在城市中的地位,逐渐被其他交通工具取代,但在一些摩托车爱好者的心中,骑摩托车是一种生活方式。
2006年5月1日,3名南宁小伙子骑摩托车从南宁出发,一路骑行到成都,再走川藏线进藏,一直开到珠穆朗玛峰的登山大本营(海拔约5200米),在历经半个月的长途跋涉中,摩托车不仅是交通工具,甚至还成了他们露宿时的“居所”—入夜后,他们将3辆摩托车围拢出一块空地,把一块防雨防风布绑在车身上,就成了帐篷。一路上,有人病了,有人翻车了,但没有人中途退缩。如今,回忆起那段往事,三名骑手还是心潮澎湃,在他们眼中,没有什么比在路上的感觉好。
现今在广西一家信托投资公司任职的叶先生,也是一名狂热的摩托骑行爱好者。他说:“1991年,父亲买了家里第一辆摩托车。2003年,我买了属于自己的第一辆摩托车本田踏板车。2012年10月开始,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摩旅,是开着大洋男装车去云南文山的麻栗坡烈士陵园。后来又换了铃木骊驰、春风650(4万多元,最贵的国产摩托车)、日本川崎旅行车,现在又换成了宝马800GS(都按规定上牌并在南宁快环外行驶),摩旅历程已达1.8万公里,广西各地都跑过了。”其实,叶先生并非富二代,经济收入一般,但对热爱骑行的他来说,找到称心的坐骑,是必须的消费。
记者问他,为何如此狂热,他答道:“用两个轮子去丈量世界的宽度,或许就是我们骑行者存在的意义。用一个字形容就是,爽。”
记者还了解到,像叶先生这样的骑行爱好者有上百名,南宁也有两三个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