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区域摩托车板块在过去十年的时间里都取得了另全行业瞩目的成就,中国摩托车行业存在大而不强的实际问题,具体到各区域摩托车产业同样也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究其原因,除了一些诸如以往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带来的消费能力大小不一、各区域板块发展有其独特性等客观因素外,导致区域板块摩托车产业大而不强的原因还有一些共同的主观因素,未来个区域摩托车板块又该如何做强呢?
其一,深入了解本地区摩托车市场。
区域摩托车市场在过去的发展中显现出对于本地区摩托车产业了解不够深入的问题:比如在摩托车产业招商方面,较为注重面向具有高附加值的主流品牌或高端品牌整车企业以及摩托车发动机等核心零部件供应商的招商;在协调或争取摩企投产车型方面,较为注重要求摩企在其本区域生产基地生产高端车型;在相关区县引进摩托车产业方面,包括相对偏远和交通不便的区县都谋求引入整车企业或具有高附加值的核心零部件企业。
未来,各区域摩托车产业在这些方面的发展应更加务实,从本地区摩托车市场发展实际出发,切合本地区消费能力水平,以此来确定高端车型、中低端车型的开发比例。
其二,本地区摩托车产业发展应形成合力。
从目前各区域摩托车行业发展的现状来看,反映出各地区摩托车产业的发展并没有形成合力,整车企业之间、零部件企业、校企业之间和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相互交流与沟通的机会较少,更别提在协同创新等领域能够实现像样的合作和实现像样的成果。
在这一问题上,应该发挥主要桥梁和纽带作用的各地区行业协会,显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作为行业协会,其最主要的职能之一就是促进本地区行业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等之间的互动交流,促进本地区行业企业的共同成长。未来,行业协会应在促进本地区相关摩托车企业交流沟通以及合作创新方面,发挥更为积极地影响力,从而促使本地区摩托车行业的发展形成向上的合力。
其三,建立有利于本地区摩托车产业发展的舆论引导机制。
不少整车企业一直饱受来自于媒体舆论层面关于质量问题等的困扰,近些年来问题尤为突出。与国外品牌在舆论引导方面的能力相比,中国本土企业的舆论引导能力显然弱得多。国外企业通常可以有效的将质量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控制在最先范围之内,而本土车企却已经显现出疲于应对的尴尬。
出现舆论方面的问题,固然与车企与媒体和消费者之间的沟通不足有关系,但区域内没有建立统一的有利于本地区摩托车产业发展的舆论引导机制也是核心因素所在。未来,个地区摩托车行业应该在舆论引导力上多下功夫,形成舆情监测机制,尽量将负面影响减到最低。
中国摩托车行业能否由大变强,关键看各区域摩托车产业未来的发展能否由大变强。未来,各地区既要补齐或解决上述罗列的一些短板或问题,更要把握好整个摩托车行业的发展趋势,要把握好本地区摩托车产业所处的市场环境、特征和节奏,从本地区实际和特点出发,向有侧重有选择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