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MOTOGP到F1无论什么赛事,轮胎对于赛车这项运动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回顾今年MOTOGP圣马力诺站的比赛,罗西因错失了进站换胎的最佳时机与颁奖台擦肩而过只取得了第五位的成绩。
赛事中,车手对轮胎的软硬程度的选择,也奠定了车手对这站比赛所使用的战术策略。
软胎更容易达到工作温度,在比赛的前期能更容易的进入状态迅速的做出圈速拉开距离,不过软胎的损耗很大,在比赛的后段会因为轮胎的抓地力下降导致赛车出现不稳定的状态。
硬胎则相反,轮胎的温度很难上来,在前期抓地不够的情况下很难做出大幅度的倾角。
不过硬胎的真正威力也展现在比赛的后期,在其他车手轮胎损耗严重抓地力下降的情况下,硬胎则达到了工作温度,让赛车更具侵略性。
另外还有中性胎、超软胎、雨胎,这些轮胎都有着各自重要工作,所以赛车比赛在车手选择轮胎上也是一大精彩的看点。
公路赛所使用的轮胎均为无胎纹的光头胎,光头胎因为没有胎纹所以比普通的轮胎接地面积更大,抓地力更好。
比赛所使用的轮胎也称为“热熔胎”,这种轮胎很特别,相对于街道用的轮胎它的熔点更低,在达到一定的工作温度后,轮胎表面会热熔化变成粘稠的胶状,这些粘稠的胎胶会牢牢的抓住地面给赛车提供绝佳的抓地力。
所以为了更快的让轮胎进入到这种工作状态,公路赛的赛事通常都会设有暖胎圈,让轮胎在正赛前提前进入状态,并且车队都会为赛车准备暖胎罩,让轮胎提前升温,可见这小小的轮胎对赛车是多么的至关重要。